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百岁老人七十多年前的定情信物被补好了 世界速看料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3-04-18 06:58:48

“缝爱社”成员讨论织补旧毛衣(左一:周晓妹 左二:刘凤云,右一:江婉琴)。仲名山/摄

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活动室里,每周都会迎来特殊的“才艺摆台”,一群精通缝纫技艺的热心阿姨是活动的主角。

今年71岁的退休工程师覃秀姿是其中一位。和她的伙伴们一样,口袋里随时能掏出针线。她们主要为视力衰退、手脚不便的老人提供缝补帮助。


(资料图片)

龙河路社区辖区内多是老小区,老年人占比过半。“比如安徽大学家属区,有很多知识分子,视力不好,不会针线活,又恋旧,有的衣服掉扣子,有的袖子磨破了,都还穿着。”覃秀姿曾是社区艺术团队成员,经常上门探访一些独居老人。

回来以后,她和艺术团的几位好友一合计,大家萌生了利用家中的缝纫机为乡亲邻里做些缝缝补补服务的想法。2020年9月,社团成立之初有8人,大多是已退休的。年龄最长的江婉琴今年81岁,金传珍今年74岁,郑桂林今年71岁,曾是裁缝的刘凤云今年72岁,相对较年轻的周晓妹今年也67岁了。大家分工默契:难度高的缝补交给刘凤云,年轻的周晓妹主动接过上门拿衣服等跑腿活儿。

曾有一位老教授送来了一条毛巾被,用了几十年,四条边全毛了,是当年结婚时爱人的陪嫁;80多岁的何阿姨拿来了一件毛线开衫,是40年前女儿刚工作时用工资买的,选了母亲最爱的绿色。穿了40个春秋,开衫袖头脱线全掉了……每件旧衣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2021年春,101岁的吴传钟带着一件“千疮百孔”的毛衣找到了缝爱社。老人退休前是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和妻子一同毕业于复旦大学,20世纪五十年代两人相恋结婚,当时妻子亲手织了一件绛红色的毛衣赠予吴传钟,算是二人的定情信物。

后来,妻子去世,毛衣也旧破了,吴传钟不舍得穿,一直珍藏。“我们也犯难了,衣服后背下方脱线破了一个约5寸长的大洞,还有不少小洞。”任务交给了最专业的刘凤云,队员孙肥英协助。

“我们上网查找资料,沟通缝补方法。幸好在大伙家中搜集到了颜色相同的毛线,再保证织法相同、不留痕迹、尽量复原。缝补的时候,老人家不放心,一直在旁边看着,比我们还紧张。”刘凤云和孙肥英一点点织起老人的思念。

她们将一个个洞用毛线缝补成一朵朵花。3天之后,“重生”的老旧毛衣让吴传钟热泪盈眶。老人立即就穿上了毛衣,逢人就展示。

“缝爱社”成员几乎都参加了两个以上的爱心组织,刘凤云还是社区“宠物文明”爱心队队员,平时变身为公益“铲屎官”,郑桂林是“爱从头传递”爱心队队员,定期帮人理发,她们开展活动时会顺便做旧衣回收缝补的“推广”。破洞的床单,毛边的毛巾,脱了袖头的毛衣……阿姨们还将孙子辈不穿的牛仔裤改成袖套、抱枕等。

刘凤云说,“大改小”或者“小改大”都难,最难的是领子,如果要改小,所有有接缝的地方要全部拆掉,收缩一遍,前襟上提,肩袖重做。

今年1月,覃秀姿将缝纫机搬到社区活动室,邀请辖区小朋友学习踩缝纫机,讲述缝纫机所承载的勤俭节约精神。“大家都曾走过一段艰难岁月,老人家带来的老物件背后,总能藏着一段情感寄托,这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周晓妹说。

队员从最开始的8人发展到30人,年龄从40后到70后不等。作为辖区内孵化成长的社会组织,“缝爱社”发起的“邻里相缝”志愿服务项目曾亮相2022年年底举行的蜀山区首届党建领航微公益创投项目大赛,与其他21个微创投项目一齐为百姓送上民生“大餐”。

如今,由于店面租金上涨,且单笔盈利有限,“小修小补”小摊点在城市中越来越少。如何让修鞋、配钥匙、补衣服等不起眼的城市治理“微服务”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度。

近年来,合肥蜀山区将“小修小补”纳入微公益创投项目,通过专项资金推进,全区累计支持了400余个“微党建、微服务、微综管、微自治、微更新”项目落地实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的小微项目,为居民带来触手可及的理发、维修、代购、缝补、爱心餐等便利,实现一个项目解决一批群众“心头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朱琛琛 孙雨静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