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上海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知名教授、格睿能源董事长徐晓明主持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论坛,于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召开。
(相关资料图)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论坛是第七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重要分论坛之一,来自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徐晓明教授主持下,与会专家就“ 燃料电池汽车与动力系统”与“ 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与测试技术”两大热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思路、新设想和新方向。
在徐晓明教授和陈东方教授的主持下,来自清华大学、三一集团、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电投氢能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的 18名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了精彩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贺武教授以《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与张家口冬奥实践》为主题,与现场参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王贺武教授总结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对氢能源电池汽车路线图的目标愿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和战略看,氢能已经逐步融入我国能源体系,日益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将会在整个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贺武教授介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氢燃料电池的商用情况、氢车保有量、续航里程、电池电堆额定功率等。发言最后,王贺武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在张家口冬奥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他指出,北京冬奥期间投入超过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国际重大赛事活动的最大规模,为冬奥会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问题交流环节,王贺武教授对未来氢能在我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他认为,虽然氢能已经在化工等领域开始了应用,氢燃料电池在汽车尤其是在重型车辆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贺武教授
三一集团重卡事业部研究院副院长 梁晨博士发表了 “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进程与展望”主题演讲。梁晨博士从车辆发展角度,对当前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燃油乃至混动汽车,可以长期共存乃至合作共赢,而商用车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点。梁晨博士介绍了燃电系统、车载储氢系统、整车集成匹配关键技术等氢燃料电池整车发展的重点要素,他强调,软件级别测试、系统和部件级别测试以及整车测试,对于推动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整车从实验室成为真正成熟的产品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一集团重卡事业部研究院副院长,梁晨博士
博世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 肖浩栋演讲的主题为 “如何打造高效智能的氢动力总成”。肖浩栋副总裁站在国家“双碳”战略的角度分析认为,氢燃料电池在长续航里程以及在大吨位货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氢动力将是未来商用车特别是重型商用车的优秀解决方案。肖浩栋副总裁还介绍了公司在探索低排放清洁能源和着力打造零排放动力总成系统方面开展的工作,他认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是系统工程,除了车辆本身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安全性之外,关键零部件也是打造可靠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重要支撑。
博世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肖浩栋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技术开发部液氢总工程师 黄欢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公司的 “车载液氢超临界压力储供氢技术”。黄欢明总工程师介绍,公司的液氢技术紧密结合重卡和内河氢动力船舶等重载交通工具对氢燃料需求开展研发,该系统由液氢气瓶、管路系统等组成,可携带不少于80kg的液氢,整体系统储氢质量米不小于8%,静态蒸发率每天不超过3%。公司聚焦燃料电池和储氢两大系统,明确了液氢在超临界压力下的流动规律,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情况下实现了大流量的温压供氢。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技术开发部
液氢总工程师,黄欢明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戴海峰教授的演讲主题为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复合电源数字化”。戴海峰教授提出:动力电池适用于长时稳定应用,燃料电池则适用于短时动态应用,但单一电源无法完全满足越来越高的驱动要求。因此,通过复合电源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和功率,可将其称之为电化学电源对移动应用场景,而良好设计和管控是实现高性能复合电源的关键。另外,戴海峰教授从复合电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提出了电化学数字电源的新概念。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戴海峰教授
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中军,对 “乘用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交流。他认为,乘用车应用引领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商用车在技术引领和在未来的规模发展方面,对燃料电池技术应用有着重要作用。此外,侯中军还分享了电动汽车两种技术路线的分析,以及就捷氢科技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的开发历程进行了介绍和回顾。
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中军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 李飞强则从另一个角度,对 “商用车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他在综合分析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后认为,近年来,燃料电池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他判断,随着未来燃料电池发展与应用前景向好,各家企业会逐步推出大功率和超大功率的电堆和测试系统,成本也将大幅降低,以满足商用车使用需求。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
首席技术官,李飞强
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 程亚非对 “重卡用燃料电池堆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卡电堆的寿命和服务、功率跟氢耗、电池成本等KPI指标,并介绍了公司的相关业务。
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程亚非
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江涛演讲的主题为:“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在发言中,白江涛聚焦BoP部件特别是空压机部件,从空气路径分析燃料电池系统发展,从能量利用角度对未来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推测。
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江涛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长流以“车用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进展与展望”为主题,从系统角度分析了氢气循环系统中电堆、空压机等相关部件的技术路线和面临挑战。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长流
佛吉亚绿动智行零排放中国区总经理白立松(Alban Brisset)介绍了“适用多场景的轻量化高性能储氢解决方案”,重点讲解了四型瓶的材质、质量、成本等相关情况。
佛吉亚绿动智行零排放中国区总经理,白立松
彼欧新能源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总监许峰做了“高压储氢瓶发展之路与彼欧的中国方案”主题演讲,从行业角度对未来储氢容器发展做出判断,并结合公司在中国发展实践,对公司业务进行了介绍。
彼欧新能源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新能源业务发展总监,许峰
苏州英特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玉国作了 “研发测试服务与氢能汽车科技发展”报告,提议氢能源领域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苏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郝冬讲解了 “支撑示范应用燃料电池产品先进性测评方法”,并就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补贴政策进行了回顾与解读。他建议,氢燃料的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应包括基本性能、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郝冬
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志洁的发言题目是: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测试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就各界普遍关心的氢燃料电池环境适应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智能唤醒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志洁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陈东方就 “燃料电池堆测评技术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发表演讲,围绕氢燃料耐久性、规模化和一致性三个重点方向,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思路,并就行业未来进行了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东方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氢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氢能技术创新部部长 毛占鑫就 “车用氢能安全监管现状及评测技术发展”做了交流,对氢能安全标准、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测评技术、认证及后续工作等公众关心的氢燃料安全问题进行了细致解读。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氢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氢能技术创新部部长,毛占鑫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技术总监陈平以“燃料电池车氢安全的探索和实践”为题开展交流,在毛占鑫部长发言基础上,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介绍。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技术总监,陈平
至此,本次“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论坛圆满收官,各参会人员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研究,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等起到了极大推进作用。
论坛闭幕之际,徐晓明教授表示,能够主持本次论坛深感荣幸,今后,格睿能源将始终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助力零碳社会为目标使命,聚焦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努力成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世界知名企业。格睿能源将始终敞开合作的大门,真诚希望能与各界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共同携手,总结宝贵经验,促进成果应用,聚势赋能,加压奋进,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产业升级,创造更清洁、更美丽、更“氢”爽的未来。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